《信书》获俄“巨著奖” 散文重回俄文化主流

2012年8月14日
【 字号: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读书人的书架上开始充斥着各种无聊的侦探小说。匆忙写就的枯燥的小说,与流行的神秘主义流派主导着文学市场。文学期刊的编辑们开始寻找新的创作人才,但优秀的散文已无法将读者从“流行”文学,以及满足大众市场的快餐文学中拯救出来。
图片:米哈伊尔•希施金在2011年俄罗斯国家文选“巨著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PressPhoto
图片:米哈伊尔•希施金在2011年俄罗斯国家文选“巨著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PressPhoto
http://tsrus.cn/450403

扫一扫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米哈伊尔•希施金(Mikhail Shishkin)竟然能够帮助散文重新回到俄罗斯文化主流。2000年,他因小说《占领伊兹梅尔》而获得俄罗斯布克奖,而2011年,他又再次因《信书》而赢得俄罗斯国家文学“巨著奖”和该奖项的“公众版”,后者公众在网上投票选出。

《信书》受到如此热捧有其合理性。作家在俄罗斯社会中往往扮演着导师和先知的角色,民众将其视为普及真理和正义的人。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亦如此。希施金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延续这种风格,他的书保持着清晰的后现代主义讽刺风格,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受到过去作家的制约。成为作家之后,希施金又成为一名“教育家”。

《信书》一书的主人公可能不是王子,但却与《哈姆雷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他们来说“时代脱节了”,命运的方向发生改变,事情已不再是应该有的样子。希施金喜欢用复杂的语言,也喜欢用内涵丰富的精辟短语进行创作,而他描述的对象和事件往往简单而粗糙,却又贴近生活。他关注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呈现了试图恢复自然状态的人们。

米哈伊尔•希施金 《信书》

书名源自18世纪作家埃芬·库尔干诺夫(Ephim Kurganov)所写的一本很流行的书信集。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信集,内容从商业票据到爱情宣言无所不包。如今,已经很难想象再能读到这样的作品,因为传统信件已经被社交网站上的喧闹而毫无意义的数字噪声所取代了。然而对很多人来说,经过深思熟虑亲自写就的信件,每封信中饱含深情的对话,仍然是心灵交流的一种崇高形式,是所有人在理想的世界中都会选择的一种沟通方式。希施金感觉到这一点,在自己的作品中完成了这次成功的训诫。

这次训诫并不简单。小说的主人公萨申卡(Sashenka)和伏洛坚卡(Volodenka)不是普通人,他们是一对情侣,却注定不能一生相守。作家故意模糊掉故事的背景。萨申卡生活在抽象的“苏联”时代,而伏洛坚卡则似乎来自20世纪初。书中唯一能够明确表明时代背景的是义和团运动。伏洛坚卡参与了镇压行动。他在1900年6月来到中国,在八国联军强攻天津后死去。

在小说中,希施金用到了在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档案中发现的一名曾在中国工作的德国军医的信件。当时在中国服役的俄罗斯士兵的日记和回忆录首次公布于众在1902年至1904年期间,之后很少在再版。那场可怕的历史冲突成为书中这对恋人之间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局势的恶化,两位主人公之间的互动也变得更加细腻,读者可以体会生活在和平时期的珍贵。

然而,在虚构的“情侣”间进行书信往来,同时他们还不得不认同“时间的流逝”,以及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这正是这本小说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从希施金书中的中国主题来看,他的下一本书可能会更具有政治倾向。

“我唯一真正想做的是要尽快忘记一切,但我还是会将所有的事情写下来。毕竟,必须有人能够确保它们永远不会被忘记。也许我在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观察和记录。”希施金如是说。他说:“在我的小说中,镇压义和团运动是一个比喻。它象征着过去和现在正在发生的战争。全球性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世界上总会有恃强凌弱的事情发生。当时,正是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欺压中国。”

希施金还表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强大的势力在用炸弹来传播民主原则,教训了如塞尔维亚、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这样的国家。战争不会消亡。就俄罗斯而言,战争即使没有在车臣爆发,也会出现在格鲁吉亚,如果不是在格鲁吉亚,那么也会出现在阿布哈兹或是克里米亚,甚至在莫斯科爆发。”

作者:丽莎•诺维科娃(Liza Novikov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