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关系“重启”失败 人权问题为症结所在

2013年2月5日
【 字号:
2013年1月底,美国召回其驻俄美公民社会发展联合工作组代表,并指出这是对俄罗斯政府近来行动的抗议。克林姆林宫对此表示遗憾,认为俄美之间将失去重要的对话平台,但并未对此感到特别不安。俄罗斯政府似乎已经默认“重启”对美关系政策正走向尽头。
俄美对话大门或将关闭 两国关系再次回到老路。图片来源:Reuters
俄美对话大门或将关闭 两国关系再次回到老路。图片来源:Reuters

扫一扫

2009年,根据时任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决议,两国成立了双边总统委员会,并分为不同工作组协调俄美各领域合作,发展公民社会工作组即为其中之一。尽管公民权利很难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基础,但与总统委员会一样,该工作组被视为俄美关系“重启”的象征。工作组成立后,克林姆林宫“思想家”弗拉基米尔·苏尔科夫(Vladimir Surkov)曾担任联合主席一职,但该工作组很快便受到来自俄罗斯官员和人权活动人士的批评。

2012年,“重启”进程遭遇难以克服的困难,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很明显,尽管俄美两国领导人互有好感(体现在俄罗斯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美国废除《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以及俄罗斯允许将乌里扬诺夫斯克作为北约中转站等),但华盛顿无法忽视俄罗斯反政府情绪的增长,并将不得已加剧克林姆林宫因抗议所面临的问题。现实情况的确如此。随着俄政府加强对街头抗议活动的控制程度,许多反对派领导人或遭到逮捕,或正接受调查。美国时刻对此表示关注,并呼吁俄方尊重人权,但却遭到俄罗斯政界精英齐声驳斥并谴责其煽动革命。最终,莫斯科方面全面取缔了非商业组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俄罗斯的活动。

美方别无选择,只得停止公民社会发展工作小组的活动,哪怕只是为了不给本国纳税人丢脸。更何况,奥巴马签署《马格尼茨基法案》进一步加剧了克林姆林宫的反美言论。为了对美方的行动予以回应,俄罗斯国家杜马“非针对性”得通过了禁止美国公民收养俄罗斯孤儿的法案。围绕《马格尼茨基法案》的情况发展显然已陷入僵局,这对俄美两国在与人权和俄罗斯反对派毫不相关的其他领域关系发展构成威胁,而两国对话大门很有可能就此关闭。

曾被视为奥巴马对俄关系发展主要成就之一的“重启”政策从最一开始就饱受其政治对手的诟病。莫斯科在试图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希望华盛顿能够接纳自己的建议。今年1月,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在总结2012年外交工作时提出,希望美方抛开人权问题,专注与俄罗斯在安全问题上开展合作,例如抵制伊斯兰主义的全球扩张、北约东扩、建立反导防御体系(拉夫罗夫认为该问题是俄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等。“俄美两国在各个层面的协作氛围已发生改变。两国建立起总统委员会,签署了削减战略性进攻武器的新条约,批准了曾被美国参议院长期束之高阁但对两国企业有利的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1-2-3协议》),以及签订简化签证手续等协议”,拉夫罗夫指出。回答有关“重启”政策是否走到尽头的问题时,他指出,重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并形象地表示:“如果把这个当做电脑术语理解,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永远重启意味着系统崩溃,也就是死机。”

同时,拉夫罗夫在新闻发布会上就俄罗斯有关《马格尼茨基法案》的立场进行了澄清。他认为,该法案成为两国关系新的“刺激因素”,而美方“无耻地利用个人悲剧”来惩罚俄罗斯。俄方必须对此做出回应,“因为国家关系中存在既定的原则”。同时,曾经对收养禁令表示反对的俄外长指出,新一届奥巴马政府“将会从痛苦经历中吸取教训,并按照双方约定的原则行事,即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为基础。”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重申了拉夫罗夫的表态。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不可能单方面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因为“探戈舞要由两个人来跳”。

然而,不排除美国会接受俄方建议的可能性,毕竟其无法对俄罗斯国内政治局势发展产生任何影响。事实上,即使没有人权问题,俄美两国关系中也存在诸多其他问题(特别是叙利亚问题和北约东扩问题)。因此,很显然,《马格尼茨基法案》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继续发挥作用。两国政府也将继续着手推进裁减军备的艰苦谈判,而两国关系则将会逐渐冷淡。俄罗斯政治评论家尼古拉·兹洛宾(Nikolay Zlobin)认为:“目前缺乏改善俄美关系的理由。早已不存在任何理由了。”

在未来今年内,俄罗斯不太可能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因此,奥巴马的批评者们将无法继续指责其迎合俄罗斯领导人。此外,随着《马格尼茨基法案》的通过,美国总统的境况相比大选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当然,奥巴马政府不可能与克林姆林宫发生直接对抗,但其与普京打交道时将不再回避任何尖锐问题。这更加容易让人相信,“重启”政策已经彻底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政策的确已经失败,而俄美关系作正再次会回到老路上去。

作者:安东•克柳奇金(Anton Kluychkin)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